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解读:南丰县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是城市发展新理念、新方式,需要转变传统规划建设领域的思维和管理方式。

主要目标:南丰县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规划引领,统筹考虑、系统布局,五水共治、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示范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转变传统规划建设领域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到2021年,中心城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中心城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工作思路: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责任。不仅需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政府上下要转变思想理念,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不是工程,而是城市发展新方式,而且还需建立工作机制,破解部门条块分割难题。

确定近期城区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区域为仓山路、城墙路等7个老城片区以及2022年老城区改造,0.6859平方公里;河东新区,7.19平方公里。

重点任务:一、编制规划标准。在参考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其他城市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南丰实际,制定规范标准,提出径流总量控制和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编制《南丰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南丰县海绵城市示范区详细规划》等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出台《南丰县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南丰县海绵城市施工和竣工验收标准》、《南丰县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指南》等规范标准,科学指导南丰海绵城市建设。二、持续推进建设。结合南丰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和要求,编制海绵城市年度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其中,建筑物和小区推广采用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措施。道路、管网,要求逐步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优化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并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场等场所推广使用透水铺装和透水路面,推行道路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少初雨污染及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公园、绿地和广场,通过有效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推行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注重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同时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三、严格实施规划。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四、推广示范经验。根据江西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在确定的示范建设区域内,率先推进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项目,引导县城区全域和全县海绵城市建设有效开展。同时及时准确掌握海绵城市相关信息,研究解决海绵城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确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服务,同时为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

文件:关于征求《南丰县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匠人海绵 » 解读:南丰县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匠人海绵-海绵城市行业人员汇聚之家!